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大学课堂要不要行“上课礼”

2010年11月17日 10:32 佚名 点击:[]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5日报道:开学之初,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做出一项决定自2010年下半学期起,学生们上课时都必须在班干部的带领下起立,向老师问好,老师请同学们坐下了才可以开始上课。如今,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上课礼”这样一些符号性的东西逐渐被我们所忽视,有的大学课堂为了体现自由轻松的氛围和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还取消了“上课礼”。那么大学课堂究竟要不要行“上课礼”?

该校师生中有认为行“上课礼”是倡导礼仪、赞成的,也有认为是注重形式、走过场的。有教师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敬贤、敬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思想观念。当今90后思想里的敬师意识淡薄,“上课礼”是一种提醒礼,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意识。

有学生认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应该注重这种基本礼节。在对该校学生的调查发现,理工科学生赞同行上课礼的少一些。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为,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没有必要再弄这些规矩。在他们看来这种“上课礼”带有形式主义色彩,不能起到尊师重道的实质性作用。从道德礼仪来讲行“上课礼”是无可厚非的,老师确实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大学这种思想自由的环境里,学生没有必要像中小学生一样中规中矩。

而文科生则大都认为,“上课礼”一方面是尊重老师的表现,是对传统礼仪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学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体现了尊师重道、对知识的尊重。内心的尊重是从形式上表现出来的,所以这个形式也是很必要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行上课礼是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回归传统文化的体现。然而,当今的课堂上实行上课礼的大学少之甚少,不行上课礼似乎成为了一种现代时尚,我们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

大学生的礼仪意识开始淡薄了,需要重新唤起,但是不能只是做做形式,要有实质性的内容,比如说开展礼仪、道德方面的讲座。礼仪规范的实施一定要和实质内容相结合,从端正学生的认识开始,真正让传统礼仪文化在大学校园里蔚然成风。

文化本身就是人们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套符号性的体系,其内涵必定要由一定的形式来表现。我们不能因为形式的枯燥而丢掉那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更多要做的则是思考怎样去发展和丰富我们的传统。

上一条:提升每个学生的学校生活品质 下一条:创新:我们致力于教育规律的回归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360会员注册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