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思政课情感教学模式探析

2010年01月10日 22:31 佚名 点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决定了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探索情感教育模式。当前,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有认知冲突引导和体验内化两类。

认知冲突引导模式主要解决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动机问题,是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驱使学生主动探索,从而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这种模式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热点难点问题—探究—解惑。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出现,大学生对此既好奇又困惑。教师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其探究,解答其疑惑,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对比事例—比较—正面教育。从生活中选取具有对比意义的例子,首先分析对比人物所选择的价值观及其选择的后果,然后指出正确的价值观,最后依照正确的价值观选择行动,以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三是问题讨论—反思—正面引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教师通过价值澄清,帮助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念与其他价值观念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体验内化模式是通过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情感氛围的创设,让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认同教材中所倡导的思想观点,心悦诚服地接纳教育者的观点。同时,通过情绪感染,利用情绪的调节作用,使学生产生移情、内疚等道德情绪体验,纠正不良行为,促进高尚行为的形成。这种模式可以从六个方面开展:一是语言感染—兴趣激发。优美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还可与学生交流思想,传递情感,升华情操。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学会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二是“三心”—感动—接纳。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知识的教育,也是情感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关心和耐心,往往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感和信任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三是激励—信任—促进。当学生做了有益的事,要从道德上肯定,使之产生愉快的体验;做了不道德的事,要帮他们分析原因并指出正确的做法,促使他们纠正错误。四是高尚品格—移情—接受。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高尚的品格,会直接感染学生,学生就会将对老师的敬佩转移到课程中,自觉地接受教学的内容。五是榜样—崇拜—模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而这种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榜样示范。在榜样示范时,要选取学生崇拜的人物、令他们感动的人物,通过对榜样人物的认同、崇拜,进而模仿其行为。六是践行—整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激发其情感体验,加深领会,不失为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到农村、社区和企业中实践,唤起他们强烈的情感体验,以此引导他们更加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知识,并通过多种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达到知行的统一。

上一条:留住美丽的风景 下一条:北师大思政课在案例教学中焕发生机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360会员注册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